这是广告
黎平侗寨里歌手情不自禁唱起了山歌 李丰 吴光辉 摄
不久前,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主办的大型村歌竞演活动——“乡村超级碗”在黎平侗寨举办了首场晋级赛。这场歌唱大赛被人们冠以“乡村超级碗”的称谓。
11月11日下午,秋雨过后微风拂过,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周末又迎来了一群“歌唱达人”。漫山遍野十里八村的村民踏着小步,踩着梯田纷至沓来。
寨子里歌声袅袅,清脆响亮,而省内外的游客早已翘首期盼,把寨子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些天,富有民族特色的“好声音”相继在黎平侗寨、雷山西江千户、凯里下司古镇三地上演。
一边种田一边练歌
没有人会想到,“村碗”的歌队成员都是地地道道的村民,他们只能在农忙之余参与排练,但舞台上那一首首传统民歌唱响,嘹亮的歌声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10月14日,在肇兴侗寨开始的首场“村碗晋级赛”,有来自黎平、从江、榕江的10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演,展示侗歌、民族舞蹈、民族乐器等文化,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3000万。
音乐响起,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侗家七仙女”登场演唱《每唱支歌都在呼唤你》。一曲结束后,激动的村民一拥而上,与她们共唱《四季劳动歌》。美妙的歌喉展现世界非遗侗族大歌震撼心灵的魅力,一首首天籁之音让人听得如痴如醉,不仅博得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还引来直播间网友们如雨般的弹幕。
最终,小黄侗寨和肇兴侗寨,南花苗寨和西江苗寨晋级决赛。两场比赛的奖品同样颇具民族特色。一个是侗乡丰收季最值得珍视的礼品——香禾糯,一个是苗寨长桌宴上必不可少的待客珍品——苗家腊肉。
“传承非遗文化、延续民族音乐是很重要的事情,参赛村民都把闲暇时间拿出来练歌”。一位黎平县的参赛歌手兴奋地对记者说,从小到大,她在家唱了四十几年山歌,只有附近村子里的村民们听过她的歌声。在她的家乡寨子,每个孩子会唱山歌是基本功,但从没想到会迅速走红。
“大山的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儿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在决赛圈“村碗巅峰之夜”上,来自南花苗寨的这首苗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意的《叶木叶趁木叶青》引得台下观众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在这个歌队中,绝大多数是做完农活,利用闲暇之余排练的普通人。
好声音从乡村到舞台
贵州是多民族汇集之地,不仅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且诞生了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值得赞赏的是,当地不少村民认为:传承非遗文化、延续民族音乐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很注重把闲暇时间拿出来练歌。
“这就是我们活动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为了更好地传播,这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联动的形式,把散落在山川江河的乡村好声音搬上舞台,唱响属于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民族自信;同时将流行音乐与民族歌曲相结合,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游客、网友、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体验。”采访中,黎平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在比赛机制上,记者了解到,黔东南“乡村超级碗”延续了“村超”“村BA”的竞赛思路,以村庄为单位,前两场晋级赛将从参赛的20个村庄里决出4个冠军候选村庄,巅峰之夜从4个村庄决出总冠军。另有20位快手泛娱乐特色作者则化身“返乡人打call团”,线上打call直播PK、亲临现场线下应援,带观众云游肇兴千户侗寨、西江千户苗寨,围观村庄火热开唱,和村民一起联欢。
“乡村超级碗”的延续效应
每到比赛当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和省内外游客欢聚在贵州大山深处的苗侗村寨和网上直播间。田野上的乡村歌会,既让人们领略到民族音乐传承千年的魅力,也让大家感受到当代乡村的青春活力、创新精神。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乡村超级碗”在展示、推广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的同时,也起到了传承和保护贵州民族文化的作用,激发了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进而使得民族文化宝藏得以延续。
“自从‘村碗’开播后,现在在小区里时不时就听到有人在练嗓子,走在路上就连哼歌的孩子都多了许多。”采访中,许多黔东南州当地群众笑着对记者表示,自己家在城里上学的孩子现在开始缠着长辈要学山歌,这让他们感到颇为欣慰。
这次黎平县当地文旅部门采取的“非遗+直播”模式,让贵州苗乡侗寨的地方民俗走进大众视野,也激发了非遗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乡村超级碗”3场直播累计线上观看人次近1.2亿。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超61亿次。
“在过去,芦笙舞、非遗服饰等优秀传统文化藏在大山深处。而如今,通过互联网,牛腿琴、芦笙等特色乐器在耳边响起,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在眼前呈现,我得以领略景美、人美、文化美的侗寨。”从广东肇庆过来观看超级碗比赛的音乐爱好者李飞飞对记者说,他是一名萨克斯爱好者,之前在网上看到“村碗”直播后,就被侗族大歌的魅力深深吸引,这次专程赶到黎平县准备住一段时间寻找创作灵感。“我想把侗族大歌和萨克斯音乐结合起来,看看能否创作出更好的音乐。”
而参与“村碗”比赛的过程,从选歌到改编,从排练到构思参赛宣言,每一位参与者都在共同为村歌的创作和表演而努力,村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意识显著提升,更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村歌始终嘹亮,在田间地头唱响。一曲曲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赞歌,在黔东南大地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
温馨提示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金华信息圈)”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565637602@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删除处理
3、金华信息圈www.jhxxq.com仅提供资讯传递,不介入任何交易过程,不承担安全风险和法律责任
4、强烈建议:拒绝预付费用、选择见面交易、核验证照资质、签订交易合同
5、特别提示:提高警惕,谨防诈骗,遵守本站网站协议(点击查看)